,中金公司发布研报称,硅碳负极材料具有能量密度高,放电平台合适等优点,是较具潜力的下一代锂电池负极材料。随着生产工艺成熟及配套产业链完善,中金判断2022年有望成为硅碳负极产业化元年。中金表示,动力及消费电池催化,硅碳负极需求量有望高增。此外,随着硅碳负极需求量增长,中金认为与之配套使用的纳米硅粉,补锂剂,硅碳负极粘结剂,碳纳米管导电剂,新型电解液添加剂等产品需求同样将得到显著催化。
主要观点如下:
硅碳负极性能优异,产业化脚步开始临近。硅碳负极具有能量密度高,放电平台合适等优点,是较具潜力的下一代负极材料之一。过去几年受制于产品售价较高及配套产业链不成熟等原因,硅碳负极产业化进展不及预期。但2021年以来,特斯拉,宁德时代等企业相继开始量产使用硅碳负极的动力电池产品,部分负极企业也开始投资建设硅碳负极产线,我们判断2022年有望成为硅碳负极产业化元年。
动力及消费电池催化,硅碳负极需求量有望高增。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硅碳负极需求量有望达到20万吨,较2020年约万吨的需求将有明显提升。我们认为硅碳负极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于硅碳负极在消费/动力电池中渗透率的提升。考虑到消费用硅碳负极技术较成熟,我们预计2025年渗透率有望达50%,对应约7万吨硅碳负极需求;而对于动力用硅碳负极,受益于产业链配套逐步完善,我们预计2025年硅碳负极在圆柱动力电池/方形动力电池中渗透率有望达到35%/20%,对应约13万吨硅碳负极需求。
硅碳负极需求增长,配套材料有望同步受益。随着硅碳负极需求量增长,我们认为与之配套使用的纳米硅粉,补锂剂,硅碳负极粘结剂,碳纳米管导电剂,新型电解液添加剂等产品需求同样将得到显著催化。我们判断到2025年,硅碳负极需求增长有望带动纳米硅粉/补锂剂/碳纳米管导电剂需求达到2万/2万/32万吨。
本文编选自微信公众号“中金点晴”,作者:吴頔、贾雄伟等;编辑:楚芸玮。
标签: 有望成为